加快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話語體系建設

分享到:
【字體:  
發(fā)布日期:2025-06-25 15:22 

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民族心、民族魂,愛國主義教育是為國家立心、為民族立魂的工作。黨的十八大以來,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愛國主義教育,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,推動愛國主義教育取得顯著成效。新征程上,弘揚愛國主義精神,必須把愛國主義教育作為永恒主題。要把愛國主義教育貫穿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,不斷豐富教育內容、創(chuàng)新教育載體、增強教育效果。

愛國主義教育話語,是基于愛國主義實踐所形成的表征價值立場和理論觀點的語言符號。加快愛國主義教育話語體系建設,是新時代踐行理論自覺、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體系的基本要求,也是反映話語體系生成規(guī)律、提升愛國主義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的現實需要。要構建繼承優(yōu)良傳統、反映時代特征,能夠吸引人、說服人、引領人的愛國主義教育話語體系,提升愛國主義教育實效,讓愛國主義精神代代相傳、發(fā)揚光大。

在“深”上花功夫。話語的背后是思想、是“道”,支撐話語體系的基礎是哲學社會科學體系。要深刻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要義、精神實質、豐富內涵、實踐要求,加強研究闡釋,使黨的創(chuàng)新理論落地生根、開花結果。立足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,立足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民族從站起來、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成就,深化愛國主義教育研究和愛國主義精神闡釋,立足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實踐,生成具有原創(chuàng)性和標識性的新概念、新范疇和新表述,用中國理論闡釋中國實踐,用中國實踐升華中國理論。

在“新”上下力氣。話語體系是一定時期經濟社會發(fā)展狀態(tài)和文化傳統的綜合表達,具有鮮明的時代性。當下,社會公眾樂于以流行話語來表達愛國情感,青少年更鐘情于彈幕、縮寫詞、表情包、短視頻等新興話語模式。要緊跟時代步伐,適度更新話語詞庫,形成一批聽得懂、能接受、易傳播的靚詞、金句、名段,結合青少年興趣點和接受習慣,大力開發(fā)并積極推介體現中華文化精髓、富有愛國主義氣息的網絡文學、動漫、有聲讀物、短視頻等,構建起親和力、時代感、鮮活性、大眾化相融合的愛國主義教育話語體系。

在“微”上做文章。愛國是公民最基本的價值準則,愛國主義教育強調個人發(fā)展與民族命運、國家前途息息相關。開展好愛國主義教育,不僅要有著眼于維護國家和民族利益的宏大敘事,也要把敘事視角下沉,展現個體在時代發(fā)展中的作為,大力宣傳為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作出貢獻的英雄,宣傳革命、建設、改革時期涌現出的英雄烈士和模范人物,宣傳時代楷模、道德模范、最美人物和身邊好人,宣傳具有愛國情懷的地方先賢、知名人物,以榜樣的力量激勵人、鼓舞人。既強調思想引領、文化涵育、教育引導,又強調實踐養(yǎng)成、融入日常、注重實效,使愛國主義教育更有溫度、更接地氣。

在“傳”上求突破。話語體系的確立,與傳播手段、策略及效果密切相關。要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網絡內容建設,廣泛開展網上主題教育活動,制作推介體現愛國主義內容、適合網絡傳播的音頻、短視頻、網絡文章等,讓愛國主義充盈網絡空間。實施愛國主義數字建設工程,推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、紅色旅游與網絡傳播有機結合。創(chuàng)新傳播載體手段,積極運用社交媒體、視頻網站、手機客戶端等傳播平臺,運用虛擬現實、增強現實、混合現實等新技術新產品,生動活潑開展網上愛國主義教育。引導各級各類媒體聚焦愛國主義主題,創(chuàng)新方法手段,適應分眾化、差異化傳播趨勢,制定多元分層的精準傳播策略,生動講好愛國故事、大力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,堅持正確輿論導向,對歷史虛無主義、消解主流價值的錯誤思想言論,及時進行批駁和辨析引導。



信息來源:中國民族報


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

輪播圖預覽:
您還未登錄,請登錄后進行收藏!

是否“確認”跳轉到登錄頁?